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设计新闻
设计新闻

想找称心的工作吗?看看设计公司的四个要求!

添加时间:2014-12-6 10:51:26 来源:本站 浏览次数:87

我们这几年常在招人,其实不缺人手,目的是想慢慢地积累我们的团队,所以每年来实习的人很多,但是能留下来的并不多,大概一年三四个而已。8年来我们一直这样找人,直到今天才不到30人的规模,但是拥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团队,和一个比较固定的模式​​那么我们要找什么样的人呢?总结一下只有四个要求:​第一 我们要安静的人,我们不要“艺术家”​
在我们的公司,我们都是一些没有太多远大理想的人,起根儿没觉得设计是什么伟大的事业,也不认为设计在整个商业环节里能够起什么根本性的作用,至多是锦上添花而已。我们每个人都把设计仅仅看成是一项工作,只不过这份工作同时又是个人爱好(在这个世界上,能将工作和爱好结合的人生,已经够幸运了,想想大部分人的工作状态吧?)​​既然是工作,就需要一个对待工作的态度,十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,设计工作是一项长跑运动,而且还是障碍赛,安静的性格是必不可少的条件,想将设计作为职业的人,必须学会安静地坐在椅子上,学会思考问题,学会读书(不是翻画儿,而是看字)。揽胜设计的杨海华有创意吧,有性格吧,那是表面,人家在家里一箱一箱地读书。我们公司的图书馆有三千多本书,要是翻画儿一个月就看完了,要是读书三年也看不完。​​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貌似艺术家的人,我们的客户叫他们是“披头散发的广告人”,来了就说:“设计是我的生命”在我们这里只能得到一个回答:滚蛋!设计师是谦卑的人,设计师是随和的人,设计师是优雅的人,设计师是懂得倾听的人,设计师是穿西服的人,设计师是喷香水的人……设计师肯定不是满肩膀头皮,不爱洗澡满身异味,私家厕所肮脏的人。
第二:我们要喜欢这份工作的人,不要赶时髦的人​70年代顾城一句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……”弄得满街都是诗人,都喊着“我的生命”的口号,欺骗文学女青年,但后来我看跟着顾城杀妻灭子的人并不多;80年代满街都是画家,满街都是凡高,可真学着凡高把耳朵割下来的没见过;等快到90年代了,背画夹子的肩膀上都改挂电吉他了,满街的摇滚青年,可真像窦唯似的把摇滚坚持到底的,不沦为乐奴的也就磨岩三杰和老崔那么几个人……接着就是下围棋的火了几天、导演的、话剧导演的、网络公司的、疯投的、融资的、超女的、舞林大赛的,公布录像带的,越来越快。原来中央美院招生时油画系报名的七八千人,好不壮观,现在只是设计系一个零头,什么大学都开设计系,这行也时髦了。但平心而论,我想说设计不是一个好工作,尤其是对于一个赶时髦的人来说。​​赶时髦的原因是大家都看到了美好的结果,但是大家看不到的是实现这个结果的漫长过程,印在教科书里的设计作品看来都是轻松的,幽默的,快乐的,美丽的,但是你了解创造这些作品的过程吗?那是枯燥的,繁琐的,漫长的煎熬。“你喜欢这个工作吗?”我无数次地问这个问题给来面试的人,得到的答案无一不是“喜欢”,可是大家想过没有,喜欢一个人包括喜欢这个人的不好。其实我的问题是:你了解这个工作的不好吗?你能接受它们吗?你能在努力过后,得不到期望中的结果的时候,继续坚持下去吗?
第三:我们要简单的人,我们不要太有个性的人​人的性格和他的能力总是镜像的关系,舞台上疯狂的演员生活中总是很平静,文思泉涌的人不太爱说话,杀人放火的匪徒往往是因为脆弱的人格,我发现个性张扬的人的作品,特没性格。​我们公司成立八九年来,积累下来的******财富不是奢华的办公空间,不是令人垂涎的客户资源,更不是那一大堆破烂作品,我们的财富是我们的团队,五六年没有分离的团队,我们是行业里人才流失最少的公司。​所以我们最在乎老员工的感受,一个新来的人,能够留在我们这里工作,一开始不是头儿说了算,而是他周围的员工,如果有人说:我不喜欢和这个人一起工作,那这个人就没机会了,所以多年以来我们错失了很多很多“天才”,但我们换来了一个一直快乐团结的工作空间。我们这里没有拍马屁的、没有互相算计的、没有上级欺负下级的,只有在白天的八小时里有领导关系,下了班人人平等,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板。​​我们喜欢大家庭,我们反对小团体,我们欢迎积极的批评,勇敢的建议,我们反对私下的抱怨。因为积极的态度是解决问题的方法,消极的抱怨是逃避问题的方法。我们反对的方法就是不要只会抱怨的人在这里工作。​第四:我们要找我们认为有潜力的人​这是一条不讲理的条件,因为有一个前提是“我们认为的”。一个设计师无论是工作了多少多少年的“资深”,还是刚刚毕业的学生,从到我们这里开始工作,到能够帮助我们干活,大概要一年的时间,在这个期间他要学习很多问题,学习熟悉客户,学习客户的服务领域,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,学习怎么收集资料,学习怎么整理资料,学习怎么在资料里寻找机会,学习筛选设计元素,学习组织和处理元素的能力,学习演讲和说服的技巧,学习与人相处的能力,学习让人感到亲切的服务……​​有最简单的一个例子,我们30人使用电脑的习惯是一样的,桌面结构是一样的,文件夹设置是一样的,文件命名方法是一样的,使用的软件的一样的,软件操作习惯是一样的……这样“法西斯”有什么好处呢?很简单,如果一个人病了,没人会打电话骚扰他养病,无论打开谁的电脑,都像使用自己的电脑一样清楚,什么都找得到。​​那“我们认为的”潜力有标准吗?当然有了,而且标准很简单:学习的习惯,学习的能力。​不爱学习的人在你身边比比皆是,比如抱着老版本的软件辩解这好那好,说白了就是懒和缺心眼儿,大家都没有机会去美国的Adobe参观过,每推出一代产品,都是经过数百科学家反复试验,再拿给设计公司试用,到你手里的时候,基本上已经在美国普及了,只是你不习惯而已。我们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从来不把软件当回事,干什么活找什么软件用,从没用过的从帮助里调出说明书看一遍不就会了吗?设计师的学习可不是软件这点事,看一个人爱不爱学习也不用听他说,测试一个人或者自己爱不爱学习很容易。

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1256号